3+證書必背古詩詞你掌握了嗎?(二)
作者:hui發(fā)布時間:2022-12-08分類:高職高考瀏覽:691評論:0
陋室銘
唐:劉禹錫
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(líng)。斯是陋(lòu)室(shì),惟吾德馨(xīn)。苔痕上階綠,草色入簾青。談笑有鴻(hóng)儒(rú),往來無白丁??梢哉{(tiáo)素琴,閱金經(jīng)。無絲竹之亂耳,無案牘(dú)之勞形。南陽諸葛廬,西蜀子云亭??鬃釉疲汉温??
山不在于高,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。水不在于深,有了龍就會有靈氣。這是簡陋的房子,只是因為我品德高尚就感覺不到簡陋了。苔痕蔓延到臺階上,使臺階都綠了;草色映入竹簾,使室內染上青色。到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之人,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,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,閱讀佛經(jīng)。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,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。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,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。孔子說:這有什么簡陋的呢?
岳陽樓記
宋:范仲淹
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謫(zhé)守巴陵郡(jùn)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廢具興,乃重修岳陽樓,增其舊制,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,屬(zhǔ)予(yú)作文以記之。(具 通:俱)
慶歷四年的春天,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。到了第二年,政事順利,百姓和樂,各種荒廢的事業(yè)都興辦起來了。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,擴大它原有的規(guī)模,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。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。
予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。銜(xián)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(shāng)湯,橫無際涯,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,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,前人之述備矣。然則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,遷客騷人,多會于此,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
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,全在洞庭湖上。它連接著遠處的山,吞吐長江的水流,浩浩蕩蕩,無邊無際,一天里陰晴多變,氣象千變萬化。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。前人的記述已經(jīng)很詳盡了。雖然如此,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,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,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,大多在這里聚會,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(fā)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?
若夫(fú)淫(yín)雨霏(fēi)霏,連月不開,陰風怒號(háo),濁浪排空,日星隱曜(yào),山岳潛形,商旅不行,檣(qiáng)傾楫(jí)摧,薄暮冥(míng)冥,虎嘯猿啼。登斯樓也,則有去國懷鄉(xiāng),憂讒畏譏,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者矣。(隱曜 一作:隱耀;淫雨 通:霪雨)
像那陰雨連綿,接連幾個月不放晴,寒風怒吼,渾濁的浪沖向天空;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,山岳隱沒了形體;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,船桅倒下,船槳折斷;傍晚天色昏暗,虎在長嘯,猿在悲啼,這時登上這座樓啊,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、懷念家鄉(xiāng),擔心人家說壞話、懼怕人家批評指責,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,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。
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,沙鷗翔集,錦鱗(lín)游泳,岸芷(zhǐ)汀(tīng)蘭,郁郁青青。而或長煙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躍金,靜影沉璧,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偕(xié)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
到了春風和煦,陽光明媚的時候,湖面平靜,沒有驚濤駭浪,天色湖光相連,一片碧綠,廣闊無際;沙洲上的鷗鳥,時而飛翔,時而停歇,美麗的魚游來游去,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,草木茂盛,青翠欲滴。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,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,波動的光閃著金色,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,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,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?。∵@時登上這座樓,就會感到心胸開闊、心情愉快,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,端著酒杯,吹著微風,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。
嗟(jiē)夫!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乎!噫!微斯人,吾誰與歸?時六年九月十五日。
唉!我曾經(jīng)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,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,這是為什么呢?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。在朝廷上做官時,就為百姓擔憂;處在僻遠的地方做官則為君主擔憂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,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。既然這樣,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?他們一定會說:“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,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”。唉!沒有這種人,我同誰一道呢?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。
愛蓮說
宋:周敦頤
水陸草木之花,可愛者甚蕃(fán)。晉陶淵明獨愛菊。自李唐來,世人甚愛牡丹。予獨愛蓮之出淤(yū)泥而不染,濯(zhuó)清漣(lián)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(màn)不枝,香遠益清,亭亭凈植,可遠觀而不可褻(xiè)玩焉。(甚愛 一作:盛愛)
水上、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,值得喜愛的非常多。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。從李氏唐朝以來,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。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,經(jīng)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。它的莖內空外直,不生蔓不長枝,香氣遠播更加清香,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。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玩弄它啊。
予謂菊,花之隱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貴者也;蓮,花之君子者也。噫!菊之愛,陶后鮮(xiǎn)有聞。蓮之愛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愛,宜乎眾矣。
我認為菊花,是花中的隱士;牡丹,是花中的富貴者;蓮花,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。唉!對于菊花的喜愛,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。對于蓮花的喜愛,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?對于牡丹的喜愛,當然就很多人了!
關雎
詩經(jīng)
關關雎(jū)鳩(jiū),在河之洲。窈(yǎo)窕(tiǎo)淑女,君子好(hǎo)逑(qiú)。
關關和鳴的雎鳩,棲息在河中的小洲。賢良美好的女子,是君子好的配偶。
參(cēn)差(cī)荇(xìng)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(wù)寐(mèi)求之。
參差不齊的荇菜,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。賢良美好的女子,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。
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(yōu)哉(zāi)悠哉,輾轉反側。
追求卻沒法得到,日日夜夜總思念她。綿綿不斷的思念,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。
參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(sè)友之。
參差不齊的荇菜,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。賢良美好的女子,彈琴鼓瑟來親近她。
參差荇菜,左右芼(mào)之。窈窕淑女,鐘鼓樂(lè)之。
參差不齊的荇菜,在船的左右兩邊去挑選它。賢良美好的女子,敲起鐘鼓來取悅她。
伐檀
詩經(jīng)
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。河水清且漣(lián)猗(yī)。不稼(jià)不穡(sè),胡取禾三百廛(chán)兮?不狩不獵,胡瞻(zhān)爾庭有縣(xuán)貆(huán)兮?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!
砍伐檀樹聲坎坎啊,棵棵放倒堆河邊啊,河水清清微波轉喲。不播種來不收割,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???不冬狩來不夜獵,為何見你庭院豬獾懸???那些老爺君子啊,不會白吃閑飯啊!
坎坎伐輻兮,置之河之側兮。河水清且直猗。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億兮?不狩不獵,胡瞻爾庭有縣特兮?彼君子兮,不素食兮!
砍下檀樹做車輻啊,放在河邊堆一處啊。河水清清直流注喲。不播種來不收割,為何三百捆禾要獨取???不冬狩來不夜獵,為何見你庭院獸懸柱???那些老爺君子啊,不會白吃飽腹??!
坎坎伐輪兮,置之河之漘(chún)兮。河水清且淪猗。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囷(qūn)兮?不狩不獵,胡瞻爾庭有縣鶉兮?彼君子兮,不素飧(sūn)兮!
砍下檀樹做車輪啊,棵棵放倒河邊屯啊。河水清清起波紋啊。不播種來不收割,為何三百捆禾要獨吞?。坎欢鱽聿灰公C,為何見你庭院掛鵪鶉啊?那些老爺君子啊,可不白吃腥葷??!
送杜少府之任蜀州
唐:王勃
城闕(què)輔三秦,風煙望五津。
三秦之地護衛(wèi)著巍巍長安,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川。
與君離別意,同是宦(huàn)游人。
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,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。
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
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,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。
無為在歧(qí)路,兒女共沾巾。
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,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樣悲傷得淚濕衣巾。
中職高考班介紹:中職高考班指的是初中生報讀中專技校所開設的高考班,在中職技校里面學習三年的文化課,為三年后的春季高考做準備,這個是中職生最佳的方式。目前參與招生的大學有:韶關學院、嶺南師范學院、寒山師范學院、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等9所本科院校以及深圳職業(yè)技術學院、廣東輕工職業(yè)技術學院、廣州番禺職業(yè)技術學院等90余所??圃盒?,詳情可咨詢本站在線客服哦!?。。?

標簽:
- 上一篇:中職學校是否可以轉學其他學校?
- 下一篇: 3+證書必背古詩詞你掌握了嗎?(三)
- 高職高考排行
-
- 最近發(fā)表
- 網(wǎng)站分類
- 標簽列表
-
- 中考分流 (806)
- 春季招生 (659)
- 中職高考班 (6021)
- 初中考不上高中怎么辦 (1038)
- 五年一貫制 (1340)
- 初中生考不上高中怎么辦 (8072)
- 中高職貫通三二分段 (1400)
- 中職 (5581)
- 高職高考 (660)
- 廣州中考 (1822)
- 院校招生計劃中職 (659)
- 廣州中職學校 (2156)
- 中專考大專 (6089)
- 中??急究?span id="kkq2m0w" class="tag-count"> (6571)
- 職教高考班 (5951)
- 中高職三二分段和高職高考 (1304)
- 中職學校女生選什么專業(yè) (2487)
- 中專升大專中職學校男生選什么專業(yè) (2487)
- 廣州中考補錄 (970)
- 民辦高中補錄 (1036)
- 深圳中考補錄 (1656)
- 中職專業(yè)哪個好 (1610)
- 中職新聞 (3576)
- 中專高職高考 (1935)
- 廣東高考 (697)